刚过去的周末,外卖平台掀起新一轮“补贴大战”,平台拿出真金白银疯狂“撒券”,用户体验了一把“薅羊毛”带来的爽感。有网友表示:“外卖战再不停,喝奶茶都要喝出糖尿病了” “一天三顿不超过10元”。
展开剩余87%当“红包雨”砸向市场,“外卖狂欢”愈演愈烈,用户薅羊毛,商家追流量,骑手冲单量,这场仍在升级的“外卖大战”,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黄蓝红”三巨头乱斗,用户“薅羊毛”
自打京东入局,外卖就从“黄蓝”大战变成了“黄蓝红”三巨头乱斗。
7月5日,提前三天宣布持续补贴用户和商家共500亿的淘宝闪购,发起了一次事先张扬的“闪电战”。 美团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放大额补贴,不少人喝到了“0元购”奶茶。
据统计,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总订单量超过8000万,直逼美团外卖日常的9000万单,而美团则实现了超1.2亿即时零售订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
7月12日,美团App打开就是“0元外卖已到账”,直接发出外卖早餐兑换券,以及一张需要自取的咖啡茶饮通兑券。
淘宝闪购则是加赠累计188元的券包,打出“1天5顿我全包”的口号,还上线了对标美团“神抢手”的“超抢手”特价活动,甚至试图在购物节之外打造一个新的外卖节日——超级星期六,在本就计划好的闪电战变持久战之中增加更多的“仪式感”。
京东外卖也宣布了自己的“双百计划”,称要投入超百亿元,助力更多品牌销量突破百万。
7月是暑期消费旺季,也是外卖领域的传统促销节点,三大互联网巨头选在7月两度燃起的“超级星期六”外卖战,用具有“社交硬通货”属性的奶茶,争夺新用户,分得一杯羹。
“外卖大战”的硝烟也点燃了部分消费者的热情。生活在江浙沪地区的王娟是 “95后”,她有两台手机换着抢外卖红包,每天在饭点熟练地进行“三方比价”,选择价格最低的外卖下单。
从7月起,她手头类似25减20的大额券就几乎没断过,每份外卖都没有花超过10块钱,最多的一次她一顿饭点了六个外卖。她笑称最近的“金钱观”已经完全被惯坏了,“高于10块的饭不点,高于5块的奶茶不喝”。
周末开启第二轮补贴大战后,外卖平台之间的“战争”在工作日似乎再次“休整”,补贴力度减小。有网友反映,在工作日点外卖实际上也没便宜多少,券也不是每次都能领到。
记者在外卖平台搜索发现,外卖补贴红包并不适用于所有商家,用户需点击不同的补贴红包选项进行筛选,还要满一定金额方可使用,并且根据不同的点餐情况,需附加收取的配送费和打包费用也不同,奶茶“免单卡”能否抽中则要看机率,并非每一单价格都能“薅羊毛”。
商家直呼吃不消,骑手舍不得休息
订单不断从外卖接单机中吐出,一米、两米、五米、十米......在一家接受外卖订单的餐饮店里,店员看着不断变长的外卖订单,人手根本来不及完成,而店门外已经挤满了催单的外卖员。
在周末的“外卖大战”中,这是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一幕。补贴大战所带来的商家爆单、骑手工作时长等问题,也成为热议话题。
“很多补贴政策都是当周甚至当天才确认,对商家销售预估和备货都是考验。”有茶饮品牌直言,周末“爆单潮”本质还是补贴砸出来的繁荣,持续性仍未可知,“刨除折扣优惠后,对商家究竟能带来多少红利?”
奶茶商家李斌(化名)表示,周末早上一开张,订单就源源不断,店里雇了6个员工,也要连轴转到凌晨2点多才收工,根本吃不消。累死累活干了一天,结果扣完商家补贴、平台服务费、配送费等,到手流水砍半,再减去物料等各项成本,利润只剩400元。
全国各地的外卖用户们也见证了补贴大战的激烈:有广东、山西的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称,多家茶饮门店陷入忙碌漩涡:有顾客买杯饮品,硬生生等了半小时;更有甚者,夜晚十一点,门店外仍聚集着大批外卖小哥与顾客,队伍长龙不见首尾。
“为了让骑手尽快接单配送,当天平台补贴都很高。平时跑一单也就四五块钱,但当天可以补到十几块钱。”骑手孙先生说,面对配送费翻倍、单量又多,不少骑手都舍不得休息。
高额的补贴,带来更高的收入,也带来更高的工作强度,从某种角度来说,似乎是加速骑手“折旧”。
阿林是一名老骑手,在他看来,平台再怎么补贴,也回不到外卖的“好时候”,外卖的单价一直在降,从业者数量却越来越庞大,以前挣个500块钱只需5小时,如今却要跑上10个小时乃至更多。
更令他担忧的是,这次补贴大战可能会吸引大批新骑手加入,等到补贴过去,如何消化这批新入职的骑手,竞争是否会更加激烈?
争夺的是外卖,竞争的是即时零售
近年来,传统电商增速放缓,外卖市场同样增长乏力,即时零售成为存量市场中少数仍保持双位数增长的赛道。
据商务部数据,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9%,预计2025年至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15%,到2030年突破2万亿元规模,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渗透率提升至10%。
平台之间的补贴大战,看似是“外卖大战”,本质是围绕外卖流量到即时零售转化的竞争,核心是争夺用户的即时消费场景。
当综合电商平台开始经由骑手,串联起线下实体卖家与买家时,原本只是做线上卖家与买家之间生意的平台就这样拥有了一大块增量市场。
以京东为例,平台希望通过外卖导流,从而提升平台日活,带动电商和即时零售、酒旅等,形成闭环。
此前,京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外卖行业,正式上线外卖业务。
阿里迅速跟进。4月30日,阿里将旗下淘宝“小时达”业务升级为“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正式加入即时零售大战,5月2日,淘宝闪购全国上线。背靠阿里,淘宝闪购走的是“轻资产重协同”的路径,除全部开放饿了么供给同时,还面向淘宝天猫平台所有品牌电商商家开放。7月2日,阿里补贴升级,淘宝闪购宣布总额500亿元的补贴计划。
数字经济学者、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淘宝要拿出500亿补贴与美团一战,正是要突破传统电商平台的存量天花板,“本地服务生态和大零售平台的结合打开了新的电商零售生态,电商产业又有了新的市场空间”。
新玩家还在不断加入“战局”。近日,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被曝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配送速度与京东秒送、淘宝闪购类似,可以实现商品的快速送达,不过拼多多方面暂未回应此事。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从持续性来看,短期内,巨头现金流充足,为抢占即时零售心智窗口期,补贴仍会持续1至2年,但强度将逐渐减弱。长期而言,补贴模式将向“服务溢价”转型,单纯低价难以维持,企业需探索清晰的盈利路径。
这场以外卖为起点,辐射到众多骑手、商家和消费者的“外卖大战”,将走向何方?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极目新闻、江南都市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周刊、南方都市报、九派新闻等)
话题主持|记者 李各力
发布于:广东省现在股票配资什么公司比较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